2026年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是怎么样?首先,学校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环境。校园内绿树成荫,教学楼设施现代化,配备了先进的电子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,满足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学习需求。近期学校开展教师发展“青蓝对接”传薪火,教学德育双赋能的活动,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。
一、2026年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办学条件
校园面积200.91亩,总建筑面积8.1万平方米,教学设备总值6409.39万元,实训室76间,智能教室17间,网络多媒体教室75间,校园网络实现双网全覆盖。
成都有一个技能大师工作室,一个市级名师工作室,两个区级名师工作室。学校招收全省3189名注册学生。现开设电子技术应用、机械加工技术、旅游服务与管理、汽车应用与维护、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、计算机应用、会计、学前教育八大专业。
二、2026年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办学特色
学校紧紧围绕“天府新区”建设的发展定位,坚持以服务为宗旨,以就业为导向,努力践行“学校企业一体化、师傅一体化、学生员工一体化、作业产品一体化”的办学理念,对学生培养提出了“文化熏陶企业化、习惯培养军事化、生活服务市场化、技能培训标准化、日常行为专业化”的要求,积极探索“引产入教、产教结合、工学交替”的办学模式。
三、成都电子信息学校近期新闻
2025年10月20日,成都电子信息学校(成都市双流区综合高级中学)“青蓝工程”师徒结对仪式在明德厅举行。活动由纪委专职副书记、德育处副主任李解主持,党委专职副书记付瑜、副校长周震、科研室主任李德生等校领导及全体师徒结对教师参与,通过传统礼仪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融合,开启教学与德育协同育人的新篇章。

活动伊始,德育处李主任阐述“青蓝工程”核心目标——通过骨干教师“传帮带”,实现教学能力与德育素养的双向提升。科研室李主任宣读39对教学师徒结对和21对班主任师徒结对名单后,师徒双方签订结对协议,明确“教学共研、德育共进”的责任清单。
活动上,传统奉茶仪式成为亮点,新教师躬身向师傅敬茶,以传统礼仪表达敬意;师傅接过热茶,象征着教育责任的传承。专职副书记付瑜、副校长周震为指导教师颁发聘书,进一步强化“教学+德育”双师育人使命。
师傅代表语文教师陈熹在发言中承诺,将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,助力徒弟走出困惑,同时强调:“师徒结对是双向成长,新教师的活力与创新精神,也将激励我们不断进取。”她的发言道出了“教学相长”的真谛。
新教师代表彭万婷则表达了对学校和师傅的感谢。她讲到,从备课到课堂管理,师傅们的指导让他们少走弯路。全体新教师将以“多听课、多请教、多反思”的态度,早日站稳讲台,不辜负学生眼中的光。
专职副书记付瑜在总结讲话中提出“双师育”三大要求:教学上严实相济,夯实教学基本功;德育上示范引领,传递“不放弃每一个学生”的育人理念;创新中融合德育,让技术服务于“真心育人”的核心目标。她同时明确学校保障机制,科研室、德育处将定期抽查听评课记录与班级管理日志,对优秀师徒给予考核加分、评优优先等激励。

仪式在温馨而庄重的氛围中圆满结束。此次“青蓝工程”师徒结对仪式,以传统礼仪与现代教育理念结合的方式,搭建了经验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平台。正如付书记在总结中所言:“教育的接力棒需要一代代人稳稳传递,愿师徒携手,以匠心育初心,共同书写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”
以上就是2026年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办学条件以及办学特色的情况介绍,学校注重实践教学,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,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,学校还开设丰富的课外活动,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,助力他们全面发展。学校力求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。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四川中职学校新闻,请大家继续关注前景通中职网。